王缉思: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
导 读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但又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两国元首会晤后,中美关系出现止跌企稳势头。但是,从发展趋势看,中美关系还远远没有走出低谷。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王缉思撰文分析中美角力和博弈的背后相互重叠、互为因果的逻辑。
本文发表于英文期刊china international strategy review,网络首发于2024年5月23日。
对于中美关系进入长期困难时期的原因,王缉思认为可以从四个相互交叉的变量或视角进行分析。
第一个变量是两国的实力消长。王缉思通过分析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历史,以及对比中国和日本国家实力,质疑了一些国际观察者关于中美两国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和中美矛盾缓和前提的推断。同时,他指出即使美国人认为中美实力对比从现在开始不再出现有利于中国的变化,美国也不会因此而改变遏制中国的政策和行为。王缉思认为把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中升美降”的态势说成中美关系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根据的。
观察中美关系变化的第二个视角是两国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对立和文明、文化差异。但是,王缉思认为这方面的矛盾和摩擦总体来说是一个常态,只不过斗争烈度时高时低。因此,他指出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对立来解释近年来中美之间的交恶,也难以立论。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论证:即使综合考虑实力对比和意识形态这两个因素,还是不能解释中美关系演变的全部历程。比如造成中美双边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从互为敌手转变为缓和的最重要因素是“苏联的战略扩张对中美两国都构成了威胁”。
在此,王缉思提出观察中美关系需要有第三个视角——国际大环境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中逆全球化、泛安全化的趋势,是中美关系陷入低谷的国际大环境的一部分。
然而,王缉思认为以上三个变量或视角,仍不足以给中美关系的变化提供全面的解释。在实力对比变化、意识形态分歧突出、国际形势动荡的背景下,他强调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是构成影响双边关系的第四个变量,而且是变动最大、影响最大的因素。
王缉思分析美国阶级矛盾和族群冲突叠加,造成了政治斗争的扭曲和战场的转移,同时身份政治的争斗正在把美国带向困境和分裂。而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预料两党候选人将竞相宣示自己对华强硬的态度。他指出,在中美两国近年来的互动中,中国政治的“稳”和“定”,同美国政治的“乱”和“动”形成了鲜明对照。王缉思进一步表示中国要保持国内稳定,必须敢于并善于同美国进行斗争,并且做好双边关系出现惊涛骇浪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总结来看,王缉思在本文中分析了中美角力和博弈的背后四套相互重叠、互为因果的逻辑。只考虑实力对比和意识形态两个因素不能解释中美关系演变的全部历程,还需要将国际大环境变化以及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纳入观察;对于中美关系的前景,他认为中美关系难以改善,却可望基本稳定。
原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2533-024-00157-6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