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战略青年战略青年(ciss youth)和清华大学中美人文交流协会联合举办了“铁路背后的中美交流互鉴”活动。
中美两国铁路的建设史也是一部交流互鉴史。19世纪60年代,上万名华人在美国参与建造了世界首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太平洋铁路,为美国20世纪的崛起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进口了422台内燃机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国内铁路运输紧张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中国铁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发展,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和费城等美国城市有了中国铁路的身影。本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铁路旧址,深入了解铁路背后中外交往的历史和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
活动当天,同学们来到了位于五道口附近的清华园车站旧址,随后集体乘车前往延庆区参观詹天佑纪念馆,最后攀登八达岭长城。
车站中的清华往事
上午11点,同学们从清华大学东南门出发前往清华园车站旧址。清华园站始建于1910年冬,是京张铁路出京之路上的第一座车站。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无数师生都从这里乘火车进城。1949年3月25日夜,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随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到北平。他们在清华园车站下车,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在北京的第一步。
车站旧址的牌匾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亲手题写,这里因此成为中美建交45周年之际重走两国“共有的历史”的绝佳起点。
通过车站旧址内的展览,同学们了解到清华园车站不仅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史,而且推动了区域文化交流进程,承载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参观詹天佑纪念馆
随后,团队成员集体乘车前往中国铁道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詹天佑纪念馆位于八达岭长城北侧,为纪念在我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爱国者詹天佑。
纪念馆建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上方,详细展示了詹天佑从赴美求学、投身铁路建设到抗清护路、拥护辛亥革命所经历的历程。
铁路作为工业文明的标志性产物,深刻影响沿线地区历史发展进程。不少外国铁路工程师也在我国铁路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姓名,而以詹天佑为代表的爱国志士则远渡重洋,学习先进技术,在中华大地上构造交通命脉,也搭建了中外沟通的桥梁。
攀登八达岭长城
最后,同学们步行至长城关口,攀登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号称天下九塞之一,风光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是明长城景色中的精华。
“不到长城非好汉”。古老的砖墙尽显长城的雄伟和巍峨,而长城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多外国国家领导人将攀登长城作为访华必不可少的环节。1972年2月,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便将登长城设为最后的行程。
成员感想
今天参观的三个地点互有联系,让我深刻体会到老一辈留学生的伟大爱国情怀。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两国之间的和平与发展,非常有意义!
从清华园车站到詹天佑纪念馆再到八达岭长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既是中国工学现代化历程的沧海桑田,也有中国注重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文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向实求学、走深走实,才能在理论学习中更好地有所得、有所悟。很开心与大家在明朗的春日有这样一次充满意义的出游与实践,希望未来还有机会与优秀的各位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撰稿:余洪奕
审核:达巍